回顧廣州亞運徽章制作的歷史意義
徽章制作工藝是一個集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的見證物。徽章的內容、藝術設計水平和工藝水平不同,決定了它的收藏價值。自20世紀起,徽章收藏逐漸為世人所喜愛,至今已演變成收藏界的五大支柱產業之一,并慢慢從“收藏”走向“流通”。
體育徽章有著與奧運會同樣悠久的歷史,最早出現在1896年的雅典奧運會上,但歷史上每一屆奧運會或亞運會的徽章發行大多比較隨意,任何一個收藏者都無法把一屆運動會的徽章收藏齊全,這成為了許多徽章愛好者和收藏者的遺憾。廣州亞組委市場開發部部長方達兒介紹說,廣州亞組委在總結以往經驗的基礎上加以創新,提前對本屆亞運會徽章類別做了詳盡的規劃,進行了創新性的全集整套發行模式的探索。
廣州亞運會徽章全集內容涵蓋了廣州亞運會發行的6大主題18個系列的1112款徽章,寓意著廣州亞運會于11月12日開幕。徽章全集內容豐富,涉及題材廣泛。廣東省收藏家協會徽章專業委員會會長周祖贊作為一名資深的收藏家認為,廣州亞運會徽章全集內容完整,工藝精湛,特色鮮明,特別是加入了很多非奧運項目紀念徽章,十分寶貴.廣州亞運會徽章采用整套發行銷售的模式,全球僅發行100套,這也就意味著全球只會有100人次能收集齊2010年廣州亞運會的全部徽章。周祖贊會長認為,這體現了中國嶺南特色,集中了目前國內外徽章制作工藝的精華。頗具觀賞性的廣州亞運會徽章本來就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加之全球限量發行,更是大大提升了徽章收藏價值,為徽章愛好者和收藏者提供了一次從未有過的運動會徽章收藏良機,更為本屆亞運會留下一份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
相關資訊